困扰故宫的修缮问题终于解决了
古建筑的保护与修复一直是近年热议话题,尤其是像故宫这类古建筑,在人才培养、修缮技艺等方面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近期,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在接受《北京青年报》专访时介绍了故宫今年在古建修缮方面的制度改革。他透露,故宫在保护和继承“官式古建”上将采取新的制度,培养、考核并最终留用故宫的修缮工匠,将逐步为其解决北京户口问题。
一直以来故宫都面临着古建修缮技艺传承的危机。一方面故宫现有木、瓦、油、画、石等各项作业的专业技师绝大多数已经接近或达到退休年龄。仅2016年,修缮技艺部退休的古建技师就有7人。而按照有关人事制度规定,他们属于工人身份,不能够返聘工作岗位。
故宫古建筑在建造、维修的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具有严格形制的宫殿建筑施工技艺,被称为“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2008年这项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另一方面,故宫古建修缮面临人才流失的状况。近年故宫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了15位年轻人,按照“三年零一节”的学徒方式,制订了从“应知应会”到实际操作等较为详细的培养计划,以口传、心授、手教的形式随同师傅到施工现场边干边学,旨在恢复传统以“师承制”方式培养营造技艺人才,使技艺精湛的工匠们能够将所掌握的绝技传承下去。
而这些掌握操作技艺的年轻人目前进入事业编制需具有北京市城镇户口。受户籍制度等政策限制,他们很难获得事业单位编制而成为故宫正式员工。故宫面临的“制度困境”经过政协提案与多方呼吁,已引起国家领导的高度重视。
目前,以上状况都获得不同程度的解决。在多方协调下,七位师傅目前已经全部返聘。故宫也将建立特殊人才选聘制度,保证专业工匠队伍的稳定和培养。对于经过系统培养的保护传承人员,经过严格考核后,可以不受户籍制度限制,作为专业亟须人才加以安排使用。单霁翔表示,“他们的身份是工人,只要经过考核留在故宫,我们就能给他们解决北京户口。”
故宫古建筑修缮队伍成立于20世纪50年代初,陆续进行过600多项古建筑修缮工程,积累了丰富经验和档案资料。但是,2010年,故宫古建筑修缮队伍解体,因为古建筑修缮工程在现行的财政管理体系中被视为一般性的土木工程,采取公开招投标的方式确定施工单位,造成一系列保护和传承方面的问题。
而现有古建筑修缮工人中,受过专业技术培训的不足1/10,修缮队伍技术水平普遍下滑。由于修缮队伍缺乏专业知识与基本技能,在施工操作中表现出种种不规范,不但与故宫官式古建筑修缮工程的应有质量相差甚远,而且使传统营造技艺传承难以为继。
据单霁翔介绍,故宫将改变通过招投标程序选择文物修缮企业的机制,制定专业技术队伍相对固定、培训有保证、水平不断提高的制度。同时,改变采取政府采购的方式,解决古建筑修缮传统材料供应问题,扶植传统材料生产企业,同时强化质量管理及监督。
在这次养心殿的修缮中,故宫采取了一种新的尝试,把修缮、科研、展览、人才培养全面结合起来。
与以往故宫众多的古建修复不同的是,故宫此次启动的是“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希望借养心殿的修复工程将“古建筑修缮工程”上升为“古建筑保护研究”。
“我们将养心殿修复当作科研工作、文化工程来对待,当作整体项目来运作。借助此项目,开辟文化遗产保护的新途径,建立工匠招募、考核与培训机制,建立官式古建筑修复材料供应基地,制定材料性能标准,为挽救濒临消亡的古建筑营造工艺、装修工艺以及文物修复工艺做出贡献。”
故宫还计划恢复古建筑“八大作”,即瓦、木、土、石、搭材、油漆、彩画、裱糊的匠师培养机制,将文献研究、保护修复、检测分析、价值评估的专业梯队建设起来,为将来文物建筑遗产的保护储备新生力量。同时,33项“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专项课题”获得立项,为项目提供具有支撑作用的学术成果和人才力量。
去年,一部名为《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纪录片火了,这让更多的人开始重新认识故宫的文物修复。而故宫文物医院的开放,也让游客能够直接观摩故宫文物修复工作。
据单霁翔介绍,故宫近些年在多学科融合、跨学科研究方面下了很大的力度。文物医院的建立使得高科技的检测、分析仪器和方式方法应用到文物藏品的修复。
单霁翔表示:“对于古建筑和文物,过去是两张皮,专家分别是研究不同领域的学者,但我们认为这些都是共通的。自然科学里物理、化学等方面高科技的引入,有很多人认为这与传统工艺的传承是有抵触的。但看到多种学科融合以后,传统工艺如虎添翼。故宫的文物保护,无论古建筑还是藏品,能够形成一个经过实践考验的研究性文物保护体系。不是仅凭传统经验,而是把传统经验作为最重要的要素进行传承。”
本文内容根据《北京青年报》专访文章《故宫将为修缮工匠解决北京户口 大量更换展品》整理
编辑:木子
相关链接: